首页-欧陆娱乐,欧陆平台,沪上在线,欧亿7欧陆注册
欧陆娱乐报道:
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真相扑朔迷离,同样吊诡的还有美欧政界和多数西方主流媒体对调查该事件的躲闪态度。
《华盛顿邮报》近日报道称,尽管“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一事引发很多人的好奇和猜测,但一些西方官员并不急于弄清楚炸毁该管道的究竟是谁。在缺乏具体线索的现状下,令人尴尬的沉默占了上风。该报引述一名欧洲外交官的话称,这就像家庭聚会上出现的一具尸体,每个人都能看到那里躺着一具尸体,但却在假装一切正常,“最好还是不要去知道(真相)”。
美国全美拉美裔记者协会创始人胡安·冈萨雷斯指出,美国媒体与国会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缺乏关注,“媒体似乎一点也不感兴趣,不想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美国国会也没有人就此提出质询”。
首先,该事情的调查尚未得出最终结果,相关讨论不免涉及各种‘阴谋论’,这势必会影响欧洲以及北约内部的团结与信任。其次,俄乌冲突爆发后,‘支持乌克兰、反对俄罗斯’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一种‘政治正确’,与此相关的‘北溪’天然气管道也被高度政治化。在此背景下,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讨论很可能会被指责为对俄罗斯抱有幻想,政客们未必愿意冒这样的风险。”王震指出,对依赖俄罗斯能源的欧洲国家来说,它们是“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受害者,境地实际非常尴尬,既要忍受“断气”造成的国内通胀压力,又不能流露出对俄能源的留恋,在能源独立和战略自主等方面都相当被动。
赵柯认为,美欧回避态度的背后是双方对各自所谓“大局”的顾虑。“在欧洲看来,俄乌冲突导致二战之后建立起来的欧洲安全格局遭受破坏,欧洲自身地缘政治安全受到直接威胁。当前,最重要的是恢复欧洲安全格局,这离不开美国的军事支持。美国方面则希望借俄乌冲突彻底削弱俄罗斯在军事方面的对美挑战,要达到这个目的,同样需要欧洲的配合。美欧都意识到,‘北溪’是一个极易激化双方分歧的话题,如果调查进行下去,很有可能损害跨大西洋联盟的团结。因此,美欧非常默契地选择以‘大局’为重,不愿在当下触碰‘北溪’这个极具争议、容易加剧美欧冲突的话题,以免影响各自最为看重的战略安全。